从互联网入口说起

今天看到一篇说互联网入口的文章,我觉得有见地。对于社交来说,谁掌握了通讯录,谁就掌握了入口,谁就掌握了用户和流量。 对我个人来说,很深切的感受是:在没有智能机的日子(= =),我在外想要联系一个人,通讯录成了唯一的方式,而且我还只能忍受电话或者短信(彩信那个速度。。。),SNS类型的App几乎是要替代通讯录的趋势,以前+QQ,现在扫一扫,可能不太商务或者高端,然而这可能是变革的必由阶段,拭目以待的同时也可以大胆猜测一下,未来人与人之间将如何互联。 关于入口。微信,微博,QQ,等等,对这些新的媒介,我感受很深的一点是:以前微博把信息碎片化了,140字成了很多人的“极限”,写多了就蛮不知自我了;但微信公众号提供的往往又是相对有料有深度的干货,所以,“长文”在回归。但公众号给人的感觉又总是“亦真亦幻”的游离在“线下”,这可能是移动互联的一个特点吧——信息传播的快,消逝的也更快,长文的影响力又比不上博客这种类型。那么,我们是否可以认为,文字和知识在爆炸的同时,被过度的稀释掉了?这是一个很严肃的话题。 公众号对于很多人来说,降低了成为写作者的门槛,同时又搭上了移动互联的顺风车,活脱像是一种“依托型”的“自媒体”了。我认为微信可能需要思考的问题是:不再做“产品”,而是在公众号的角度衍生出“亚文化”或者干脆就是“文化现象”,脱胎于产品周期,不拘泥于互联网的精神,融进社会,去创造“新文艺复兴”的可能,探索一点无人触及的想象力荒原。

-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– 文章是我先发表在微信公众号的,所以图片带有水印,这样一个好处是~公众号成了我的免费图床~哈哈,节约了我的网站空间,所以如果有条件同时又不是太专业的文章,我都会采用这种形式,真不错。